我是从一条社交网络上转发量很高的帖子里知道安格斯·汉顿(Angus Hanton)的《附庸国》(Vassal State)一书的。引用此书的这条八卦帖子,讲的是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第一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如果你已经不记得2009年的世界是什么样,你不是唯一一个,比如已经没人记得那一年刚上台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莫名其妙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实盘配资安全吗,好像世界这部严肃正剧剧情忽然往肥皂剧方向发展的某种诡异前兆。
汉顿书中这段文字里描述的事情,今天听起来不像真的——戈登·布朗,又一个2025年已经没几个人记得的名字,像当年很多西方领袖(以及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一样,把奥巴马视为救世主。他在英国报纸上书写雄文描述英美的“特殊关系”——“近代史上没有任何国际关系能像英美之间的伙伴关系一样能够服务全世界”。他把自己描述成“大西洋主义者”,不断指向丘吉尔。然而到了华盛顿,布朗受到的接待被媒体描述成还不如一个“非洲小国”。布朗以为对方会安排国宴,奥巴马却只有时间吃“工作午餐”,布朗送给奥巴马一本珍贵的初版丘吉尔自传,以及用从有着百年历史的皇家军舰上挖下来的木头做的笔筒。奥巴马的回礼是什么呢?一套据说他本人很喜欢的好莱坞老电影DVD。当年正是夜间脱口秀的黄金时代,很快他们就编了笑话传出去——这套DVD因为“保护版权”设置的分区(又一个被遗忘的概念),在英国根本无法播放。这种“侮辱”甚至不放过孩子,布朗的妻子给奥巴马的两个女儿选了体面的英国名牌礼服和童书——至少是中产阶级的礼尚往来,奥巴马则只是给布朗的孩子回了几个塑料做的总统专用直升机模型。
一切都是那么不平衡,无疑让人想到穷亲戚穿着最好的衣服满怀热情进城看表舅,却被草草安排住3平方米的保姆间。这也是汉顿的《附庸国》一书试图描绘的画面感。然而汉顿(一个显然有点钱,把写书当爱好的伦敦商人)和布朗(年轻时候跟罗马尼亚公主谈过恋爱的苏格兰风流公子)可能没想到,巴拉克·奥巴马是从美国铁锈城芝加哥南区的土鳖(或者换个词,野蛮)政界杀出来的,他带进白宫的“社交秘书”黛泽里·罗杰斯(Desirée Rogers)可能是最早一代吃了DEI红利的少数族裔女性。短短一年的任期内,她不仅搞砸了各种内事外事接待活动,最后还差点因为带未受邀请的客人参加国宴被FBI逮捕。如果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沟通与交流从来不会因为语言相通而流畅无阻,穷亲戚未必真的穷,富舅舅雇的穷出身小心眼管家也未必代表他本人。
在英美关系这件事上,汉顿的感觉大体正确,且在2025年,这种感觉已经不只是感觉,而是新时代西方大统领特朗普可以毫无顾忌大声说出的事实——在美国政府眼里,英国(以及所有西欧北约国家)无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多少依托于美国存在的“小国”。他们没有能力像大国一样做出真正有意义的抉择。汉顿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说基本上美国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与贸易相关的工作人员,虽然表面上承认与英国关系密切,背地里都以笑话他们为主。
汉顿对英国成为美国“附庸国”的观察开始于行走在伦敦街头,他发现英国人的一天几乎全部被美国品牌垄断。一早起来吃的麦片用的依然是在英国家喻户晓的老名字,甚至麦片盒子上写着“女王钦定”一类的广告词,然而用手里的美国产手机仔细一查,这些麦片品牌几乎都属于一家来自美国密苏里的公司,哪怕是那些贴本地超市牌的产品也几乎都是这家密苏里公司(恐怕在墨西哥)制造。
紧接着英国人要喝咖啡,英国市面上最大的三家咖啡公司是星巴克、科斯塔和尼罗咖啡,总共加起来在英国有4500家门店。人人知道星巴克是家美国公司,但大部分人以为科斯塔是英国公司,却不知道它已经完全被可口可乐收购。叫着假冒伪劣意大利名字的本土品牌尼罗咖啡,则由很多在世界各地组建的中间公司持股,很长时间在英国合法地不交一分钱税。
下午茶时间,你到超市柜台一看,英国最大的巧克力公司Cadbury of Bournville听起来多么老派,实际上却是美国食品大亨Mondelez的子公司。果汁品牌Tropicana好像是墨西哥产品,实际上跟百事可乐和芬达一样,都是百事公司旗下的品牌。晚饭时间你更是躲不过美国冷冻肉、美国芝士、美国酸奶和美国哈根达斯。
到生活用品货架,从清洁产品到卫生巾,美国宝洁公司和金佰利公司加起来占了90%的比例,连游客去英国必买的英国特产Boots润唇膏,也已经被美国药店Walgreens并购。最后到了结账的时候,你会发现收银机是亚特兰大NCR公司的产品,而你能选择的5种付款方式——Visa、Mastercard、Amex、Google Pay和Apple Pay全部是美国公司。哪怕你非要去ATM机上取现金付款,很大可能ATM机器也是美国产品。如果你要网购,那你不但躲不过亚马逊,更躲不过美国快递公司Fedex和UPS。你要点外卖,那你不但躲不过各大美国连锁快餐,更要付钱给美国Ubereats……
这一清单显然无穷无尽,汉顿描述的这幅景象好像令人惊讶又好像早已习以为常。实际上,这不正是冷战后美国商学院为世界描绘的一片大好的“全球化经济”吗?在达沃斯,在WEF,哪怕在沃伦·巴菲特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全球化”和“跨国企业”难道不被看作机遇吗?谁也不可能认为可口可乐公司光靠在美国卖可口可乐就能让巴菲特的基金涨那么多倍。我们难道不都认同无尽的增长能解决人世间所有的经济问题吗?全球化——一种针对增长的方法论或幻觉,难道没让美股上涨几百倍,并好像可以解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吗?
道理我们都懂,作为消费者,人对本土品牌有种乡愁一般的情绪。比如我们不喜欢上海力波啤酒被千里之外总部似乎在北京的港交所上市公司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收购,但很少人知道力波(reeb)是啤酒(beer)倒过来,属于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幽默,且从一开始就是与荷兰喜力和新加坡亚太合资的品牌。跟荷兰和新加坡比,沈阳北京香港可是要近不少。事实是,美式全球化资本主义之所以如此成功,无非因为它是真正无情的赚钱机器,既没有乡愁之情,也没有自恋之绪,除了“给股东创造回报”(哈佛商学院的著名座右铭)别无一丝一毫想法。从有情怀的商人那里买来的品牌历史再悠久、技术再前沿、名声再优异,只要业绩差那么一点,它都可以一脚踩死——这点上可以问问来自英国的AI创业公司DeepMind,卖给Google后如今已查无此Mind。美式资本主义甚至完全能察觉到消费者对变化、对不熟悉的事物、对外国产品的抵触情绪,然后编造出类似glocal这样的词汇,把本地农民的笑脸印在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罐头上。
如果实在抵触,比如遇到强烈的民族主义(英国人显然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式资本主义对只分一口派吃也毫无意见——最好是一大口,但哪怕是很小一口,像信用卡公司一样一笔一笔吃也是可以的。英国人的生活并不只在购物上被美国人蚕食,美国人大力开发的“服务行业”——银行服务、支付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等,更是让人无法逃匿,其中,至少在汉顿看来,没有一分钱的税收到了英国政府钱包里,也没有一个点的增长归入英国GDP。汉顿自己是个在英美两国做生意的人,他写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他反对资本主义,甚至看起来也不是因为他作为一个英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多大的爱意,而是出于对衰败的日不落帝国恨铁不成钢的恼怒。他很明白英国最缺乏的是规模化的精神,英国企业无法像美国企业一样扩张(scale up),争夺全球性的话语权。让情况更无法逆转的是,如今越来越重要的私募行业也完全由美国主导。哪怕Walgreens Boots这样的美国公司最终也必然会被Sycamore这样的私募收购。当我们说起“资本”一词的时候,曾经我们的所指模糊,但如今的大型私募已经完全坐实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像玩大富翁游戏一样在世界各地大肆买房买地,买酒庄买餐厅,甚至买品牌买传统,一阵风扫过,再也不存在什么“家族企业”或“地方企业”。
汉顿的论述,从他的角度看当然有说服力。为了写《附庸国》,汉顿甚至问英国政府索要与美国的贸易信息,却发现政府根本提供不出,反而是美国政府一条一条列在网上毫不忌讳所有人看到。但他的角度并非唯一角度。《附庸国》出版于2024年,而我们看到,2025年的特朗普从他的角度,反而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汉顿认为英国的消费者把生活全交给了美国公司,特朗普却认为美国人民并未从中获利,反而在跨国公司或私募的扩张进程中将大部分生产过程交给了外国人,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却把普通美国人留在贫困当中。汉顿认为可口可乐、科技公司或Visa信用卡赚尽英国人的钱,特朗普却认为可口可乐把工厂建在英国只给英国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而靠英国人自己,这辈子都用不上信用卡、iPhone或者互联网,美国人是在为整个地球行善,在给私募公司融来的全球资本打工罢了。
21世纪10年代,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全盛期,一种洗脑性质的思潮已经让大多数人默认以民族国家为主体来看待全球经济是过时的概念。为跨国公司工作被认为是职场成功,购买跨国公司的“进口产品”(哪怕其实在本地生产)是光荣,甚至把自己当作“国际化人力资源”分配到世界各地被认为是高级生活方式。然而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种情况在21世纪20年代中期已经难以为继。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慢慢卷土重来。
《附庸国》(Vassal State)
[英]安格斯·汉顿(Angus Hanton) 著
Swift Press 2024年4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俞冰夏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无能、无助、困窘在日常生活中是缺陷,但在段子中却往往是灵感来源。
73 12小时前1935年,中国取消银本位制,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102 04-09 15:02在此之前,没有人可以想到,通过出售装在盒子里的没有实际使用功能的潮流玩具,能够创造出一家市值千亿港币的公司。
145 04-09 10:15我希望你能与你同时代的人相互信任,如此我们才能同心协力,一起克服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许多其他的共同挑战,为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161 03-28 09:09网络上被人批评的经历实盘配资安全吗,让凯瑟琳意识到,很多女性都像她一样,被困在家务的道德评价中,她们需要帮助。
147 03-28 09:0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